中美政策错位下的钢材价格演化
近期美国公布的中美政策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强劲,激起了市场对美联储延续加息的错位担忧,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3月、钢材5月和6月分别加息50、价格25、演化25个基点,中美政策利率终点抬升至5.5%-5.75%。错位国内则稳增长政策频出,钢材制造业、价格旅游、演化消费等行业景气度回升,中美政策经济出现逐渐复苏迹象。错位国内外政策错位,钢材一松一紧加大了对钢材价格判断的价格难度,区分出中美政策对钢材价格影响的演化主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做个解答。
一、钢材价格演化的宏观逻辑
所有资产的价值都等于未来预期现金流的贴现值,商品本身不产生现金流,无法带来中长期持有的增值。如果用DDM模型来表示的话,即股利增长率g为零,商品价格=D/r。分子端D指的就是商品的基本面因素,由经济增长决定,分母端r指的利率,一般认为代表的是市场流动性。
二、稳增长的历史经验
增长和流动性是决定资产价格的两个核心因素。2014年以来,国内共经历四次稳增长,其中三次稳增长与海外流动性反向,一次同向。2020年疫情爆发,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稳增长与海外流动性形成共振,钢材价格出现了多年不遇的上涨。
2014年以来,中美出现三次政策错位期,一是2014-2016年,国内稳增长力度大、美联储开启加息,钢材价格上涨72.3%;二是2018-2019年,国内稳增长力度中等,美联储降息宽松,钢材价格下跌27.4%;三是2021-2022年,国内稳增长力度中等,美国加息缩表,钢材价格下跌34.7%。从以上三次历史经验来看,决定钢材价格走势的核心在稳增长,并不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要稳增长力度足够强,完全可以逆转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带领全球经济进入新的上升周期。但如果稳增长力度中等或偏弱,则无法对冲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钢材价格将出现下跌。
三、本轮增长的政策及力度
稳增长始于政府部门逆周期调节,终于企业及居民部门的加杠杆。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整体政策基调是稳,政府部门并未大幅加杠杆来推动经济增长。稳增长发挥成效的关键在于居民及企业部门加杠杆意愿的提升,只有居民及企业部门投资意愿的回升,才能激活经济内生循环。其中居民部门最大的着力点又落在了房地产上,房地产市场的恢复程度成为观察稳增长效果的关键。
三轮中美错位期间货币政策及财政均保持积极,稳增长效果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在于房地产。2015年12月,居民部门宏观杠杆率为39.2%,政策空间大,棚改货币化推动全球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稳增长效果显著。此后的2018-2019,2021-2022年两轮稳增长,房地产市场均表现不佳,稳增长效果较弱。
截止2022年12月,居民部门宏观杠杆率已攀升至61.9%,同时房地产企业拿地热情仍不高,100城土地成交面积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房企或陷入资产负债表式衰退。房地产供需两端的修复空间较小,这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将呈弱复苏状态,本轮稳增长力度或中等,中长期钢材价格有一定下跌隐患。
四、中美政策错位下的力量对比
所有资产的价值都等于未来预期现金流的贴现值,均受增长和流动性的影响,反映的是同一个宏观环境。我们尝试用不同资产的表现来推断中美政策错位下的力量对比,用来佐证上文对本轮稳增长的判断。
从人民币汇率和中美利差角度出发,观察中美增长差及货币政策的相对强弱,时刻观察资本市场对中美经济的看法,从而判断美国紧缩对中国负面外溢力度的大小。自2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中美利差缩窄,预示着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恢复尚存忧虑,中国稳增长或呈弱复苏状态,稳增长力度中等则无法完全对冲美联储货币紧缩的负面溢出。当前钢材价格之所以坚挺,原因在于钢材需求仍处传统旺季,同环比持续回升。随着时间的推移,钢材需求高度逐渐见顶,钢材价格的下跌隐患也将逐渐浮现。
我的钢铁网
(责任编辑:探索)
- ·为锂电池做血液级检测,她拿下30家世界500强订单
- ·一图读懂!北京餐饮行业如何做好防疫?餐厅防疫须知来了
- ·“这是拜登对女性的战争”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没有观察到薪资-物价的螺旋式上涨
- ·二季度险资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监管对银行股、大盘蓝筹股和公募REITs投资给予优惠
- ·罗森“一整根”能熬夜?材料成本3毛,专家称:还不如喝茶
- ·国际巨头爱彼迎跑路之后,网友:“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品牌就是看新闻它退出中国”
- ·京东考虑进军外卖业务,商家在京东到家APP上线,达达配送
- ·“角逐”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中国企业成最大赞助商
- ·政策效应显现,5月房地产数据改善,预计景气度将持续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