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央视网:明星们“不想占用”的公共资源,到底是个啥?!

央视网:明星们“不想占用”的公共资源,到底是个啥?

时间:2025-07-05 22:47:52 来源:应付裕如网 作者:娱乐 阅读:601次

原标题:明星们“不想占用”的不想占用公共资源,到底是央视源个啥?

近日,社交媒体上可谓“一瓜未平一瓜又起”,网明明星们隔三差五地在热搜上道歉、星们澄清,公底好不热闹。共资

道歉原因千万种,不想占用道歉话术却雷同——通常都以“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开头,央视源不管是网明澄清、官宣,星们还是公底回应、声明,共资都会带上这句话。不想占用

在如今风云变幻的央视源娱乐场上,“无意占用公共资源”作为一个固定句式,网明被各路明星广泛复制,俨然成为了某些明星应对舆情和公关负面信息时的标准话术。

任何负面话题,只要搬出“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就能堵住很多吃瓜群众的嘴。

可话又说回来,被某些明星当作挡箭牌的“公共资源”到底是什么资源?为什么明星们这么爱说这句话?

“公共资源”到底指的是什么?

说起来,“公共资源”还是个跨界词汇。它诞生于经济学,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指的是公众共享的社会资源。

我们平时谈论公共资源时,常常与公共空间或公共财产有关,比如:大妈们在篮球场跳广场舞,被批评“占用了公共资源”;共享单车无序停放,被认为“应该收取公共资源占用费”;在公共厕所用多了厕纸,被认为“浪费了公共资源”。

不过如今明星声明中的“无意占用公共资源”,显然不是指这些实体资源,而是指媒体平台资源和受众的注意力。

不难发现,明星们“无意占用公共资源”的声明通常都发布在具有“舆论广场”特质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尤其以微博为主。

这些社交媒体平台汇聚了大量的媒介资源和网友的注意力,是人们接收官方通知、浏览媒体报道、发布求助信息、进行公共讨论的场所。

在这个意义上,如今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公共信息平台,具有公共价值,是一种网络公共资源。因此,某些明星们想说的其实是:“不想在社交平台上占用公众的注意力,引发网友们过多的关注。”

明星为什么要为“占用公共资源”道歉呢?

按理说,明星能够安身立命,所仰仗的正是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注意力,为什么还会因为“占用公共资源”而道歉呢?

因为在信息过载的网络空间里,注意力正在成为越来越宝贵的资源。而作为公众人物的偶像明星们,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商业资本加持,本身就享有较高的个人关注度与舆论影响力。

即使是“某某为某某庆生”“某某头发该剪了”“某某的腰绝绝子”“某某的侧脸yyds”“某某双马尾”“某某的猫掉毛”这些关于明星的芝麻绿豆般的小事都能挤掉其他话题,在抓取公众眼球的竞争中胜出,喜提热搜榜。

可公众的注意力毕竟是有限的,泛娱乐化信息过度扩散,势必会导致其他真正需要得到关注的、有讨论价值的信息被淹没。

在这个意义上,一句“无意占用公共资源”表明了明星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识,树立了明星自我低调、深明大义的形象,帮助明星降低了部分负面影响。

于是,这句话引起了部分明星公关团队的争相效仿,已经成为某些明星处理负面舆情的必备话术,相当于我们普通人发帖前先说一句“不喜勿喷”“不黑不吹”。

“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其实是个伪命题

“猴跳三遍没人看”,当“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成为危机公关的惯常套路后,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真诚,“吃瓜群众”们对这句话也从好感变反感。

于明星而言,“无意占用公共资源”本身就是伪命题。明星是注意力经济的产物,没有关注度就没有商业价值。

在风平浪静时,某些明星一直占用着公共资源。为争抢流量,没话题制造话题也要上,一个表情、一个举动、一个身体部位都恨不得要刷个存在感,那时候似乎没人站出来说一句“抱歉占用公共资源”“我不配这样的关注”。

而在曝出负面消息、麻烦缠身时,则用一句轻飘飘的“无意占据公共资源”来打发公众,其言下之意是:“散了吧散了吧,别讨论了,这事儿不值得大家如此关注”。 

某些明星似乎认为:只要一道歉,事情就到此为止,可以翻篇了。

无事喜提热搜,有事“不想占用”。

在这种情况下,“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听起来更像是试图逃离舆论关注的“挡箭牌”。在照搬模板的背后,则是部分明星团队对公众的傲慢和敷衍。一则模式化的声明,公众看不到道歉的诚意和对错误的深刻认识,只会感觉避重就轻、虚情假意。

相比模式化的道歉,公众更在意的问题是,公众人物是否承担了与获取的公共资源相对等的公共义务。

所以,与其花心思写漂亮的道歉声明,部分明星们不妨以诚立身立业、珍视声誉、做好公共表率,这才是长久之道。

壬寅年 八月二十

2022-09-15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夸父一号”硬X射线成像仪首图发布
  • 遭电诈,“不转账”是硬道理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31省区市检察院检察长
  • 朱民: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首次超过美国,2025年将成世界最大数据国
  • 百果园三年四闯IPO:5000多家门店半年仅赚1.9亿元,心急上市却一波三折
  • 周鸿祎:ChatGPT的“胡言乱语”恰恰体现了它的智能
  • 百亿酒企董事长突然离任!上周还出席交流活动
  • PCE价格指数超预期 推动2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
推荐内容
  • 大S的小作文更得人心
  • 奥联电子深陷“打假门”  杭州众能光电曝“钙钛矿大神”履历失实
  • 通胀数据提升美联储加息预期 外资机构看空美股
  • 大厂“模仿秀”:难掩焦虑,腾讯更不必说
  • 经济观察:金融街论坛释放中国经济四大信号
  • 日本报告:电源系统异常导致H3火箭首次发射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