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十年贸易增长114.1%,专家称“一带一路”成多边主义有效载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2023年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月8日,中国“‘一带一路’迈入十周年的沿线易增义进展与评估”研讨会暨全球系列讲座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年贸进展与经验、面临的长专成多挑战与机遇等进行发言交流。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边主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共同主办。效载
(“一带一路”迈入十周年的一带一路进展与评估研讨会现场 舒晓婷/摄)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在开幕致辞中将“一带一路”建设总结为共同发展的团结之路、互联互通的中国共赢之路、经贸投资的沿线易增义增长之路、守望相助的年贸希望之路。从数据来看,长专成多投资方面,边主截至2022年年末,效载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一带一路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42.1万个就业岗位。
王轶表示,“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多边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响应了时代之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胸怀和智慧,将为世界发展治理带来更为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在会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有理论、机制、能力建设的保障,这是其他对标“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倡议缺乏的。他认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需在稳固基本盘的同时拓展新领域,持续为共建增添新活力、。同时,需更加稳妥地统筹好建设和安全的关系,努力营造更加和谐、共建的国际舆论氛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王文在会上发布《重燃“一带一路”研究,再塑全球思想价值链 ——“一带一路”十周年的研究总括性梳理与未来展望》研究报告。王文介绍,报告通过数据搜集与分析,全方位剖析了“一带一路”研究“遇冷”的原因。同时,报告对重塑全球思想价值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战略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二是坚持持久性研究与合作性研究相结合;三是坚持创新性研究与传播性研究相结合。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何伟文在主题发言中阐述了“一带一路”取得的成果。贸易方面,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114.1%。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包括中蒙俄经济走廊在内的六大经济走廊等成果。同时,他强调,“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即有效支撑多边主义发展、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巨大贡献。
展望第二个十年,何伟文表示,“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格局需有巨大提升,需致力于成为全球化、多边主义的更强有力的有效载体,成为现有的多边机制不可或缺的、强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方向包括:成为全球自由贸易一体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的全球共同努力的重要支撑,成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相互合作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作者:舒晓婷 编辑:和佳)
(责任编辑:探索)
- ·亚马逊语音助手Alexa表现太差劲,硬件团队今年将亏损100亿美元
- ·始终不懈地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被逼无奈?过会久等难获批文,8家IPO“苦主”从头再战,注册制下上市梦能圆?
- ·因自动驾驶安全问题 特斯拉及马斯克遭股东起诉
- ·深圳新增17例!成都两男子因散播疫情谣言被行拘…
- ·2月28日美股成交前20:Meta Platforms创建人工智能开发团队
- ·银行业协会成立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 合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量
- ·3D打印,还能打印出“鸡排”!竟然香气四溢?!
- ·币圈波及体育圈:NBA金州勇士队被FTX投资者提起集体诉讼
- ·泛远国际赴港IPO,阿里、今世缘“潜伏”股东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