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4月工业生产下降受交通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
5月16日,统计通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局月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关于供应链的生产受交一些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固定资产投资都低于一些分析师的流受预期,主要是因素影响什么原因?如果有机会复工复产,可以在一个月还是国家工业一个季度达成预期?有没有疫情复发的影响?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统计通物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局月4月份,生产受交工业生产受到疫情冲击,下降由于交通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流受工业生产出现了下降,因素影响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国家工业其中,制造业下降4.6%。在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都保持了增长,但制造业下降,主要还是受到汽车等装备制造业下降影响。4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8%。从地区看,受疫情影响,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4.1%,东北地区工业下降16.9%,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的部分企业停工停产造成的。但是在疫情冲击下,部分工业行业保持了增长,体现出较强韧性,有效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保障了生产循环基本稳定。
一是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在生产生活中,能源是基础的要素保障。4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7.2%,这些都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运转。
二是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基本消费品工业保持增长。4月份,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0.4%和9.3%,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三是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增长。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9.7%,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没有改变,体现出经济发展的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变化。
从地区看,中西部地区受疫情冲击影响比较小,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4月份,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6%、5.6%。当前,工业生产确实面临一定压力,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不足、产销衔接水平下降、产业链供应链存在一些堵点、生产循环不畅、生产成本上升、营利能力下降。但是尽管有这些困难,我国工业体系齐全、配套能力强的特点没有改变。累计来看,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交通物流逐步打通,生产循环改善,尤其是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将有助于提振企业信心、改善企业经营,推动工业生产持续恢复。
(责任编辑:知识)
- ·上海:研究建立长江氢能运输走廊 强化长三角区域的氢源互通互保
- ·芒果TV会员又涨价,视频平台该如何应对用户反馈
- ·里程碑!全市场运作最久的中证1000ETF(512100)突破100亿元
- ·家用车送快递出事故:保险拒赔,被法院认定有违最大诚信原则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特斯拉创2020年11月以来收盘新低
- ·日媒:日本邮政恢复寄往中国的EMS等业务
- ·司法部会同多部门清理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罚款规定 取消29个罚款事项
- ·批评尹锡悦“狐假虎威”,中文系出身的韩议员被质疑用错成语
- ·个人养老基金|国投瑞银旗下养老FOF增设Y类份额
- ·Mysteel解读:伴随大豆到港逐步减少,华东豆粕价格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