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多家理财公司推出摊余成本法产品 专家预计不会成为市场主流!

多家理财公司推出摊余成本法产品 专家预计不会成为市场主流

时间:2025-07-05 20:25:51 来源:应付裕如网 作者:娱乐 阅读:848次

炒股就看,理财流权威,公司专业,推出摊余及时,成本场主全面,法产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品专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余俊毅

1月16日,家预计《证券日报》记者梳理银行官网信息了解到,为市目前已有华夏理财、理财流工银理财、公司建信理财、推出摊余交银理财等在内的成本场主多家理财子公司发行了15只以上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封闭式理财产品,产品期限大多在1年以上。法产

据了解,品专目前,家预计银行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主要有市值法和摊余成本法两种。市值法是指理财产品投资的底层资产估值随市场变化波动,更能准确反映每日波动情况。而摊余成本法是指当计算理财产品净值时,会将投资产品的到期收益率分摊到每日计算。

“采取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一般情况净值波动较小,收益率看起来更为平稳。此前理财产品面临大面积赎回后,客户风险偏好的回落短期内或难以修复,因此近期这类产品被密集推出。”某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理财产品若要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实施条件较为苛刻。根据现行管理要求,目前资管新规规定只有三类产品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一是封闭式产品且严格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合同现金流持有到期,基本符合SPPI测试;二是封闭式产品且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三是现金管理类产品。

某金融机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要实施摊余成本法,首先需要判断是否为可使用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类型;其次,分析其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测试和业务模式以及是否能够通过SPPI测试。因此这类产品很难出现大量发行的情况。”

研报认为,虽然摊余成本法理财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冲理财规模下降的作用,对债券市场修复也有一定帮助,但是其未来能否大范围推广仍面临着客户接受度的问题。从投资端来看,可以受益的债券品种范围也可能有限;且摊余成本法计量资产需要通过现金流测试,含权债的投资可能也会受限。

记者注意到,除了推出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近期多家银行还在手机银行设置了“稳健低波”理财专区,将低波动、低回撤、追求稳健收益等产品特点作为卖点。对此,中邮理财投资经理卜振兴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前期债券市场调整影响,客户对稳健型理财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银行理财公司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加大研发和发行采用摊余成本法等稳健型的理财产品。

对于银行理财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长期来看,在资管新规的不断推进下,全面净值化仍是大势所趋,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预计不会成为市场主流。在此情况下,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需要监管、协会和从业金融机构共同努力。

卜振兴认为,未来银行理财公司首先要不断优化期限结构,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其次不断丰富投资品种,通过资产的轮动平抑产品收益波动;再次要开发更多稳健型的理财产品,包括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等。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浙江十年: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 国际油价创近六周新低,拜登寄希望于非市场手段抗通胀
  • 首个元宇宙国际标准联盟成立 华为阿里参与苹果谷歌缺席
  • 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禁止自营售药?实际监管效果可能有限
  • 第三批可享增值税优惠药品清单公布
  • 外媒关注香港珍宝海鲜舫沉没:曾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
  • “捉妖”来了?特力A四天两收关注函!核心子公司或遭停业清算
  • 因未按规定建立完整规范的业务档案等三项违规 太平洋保险代理宁夏分公司被罚1.5万元
推荐内容
  •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2022年港股下半年投资策略:五大因素推动港股复苏 上行拐点确立
  • 钱坤投资:依然只做主线依然热泪盈眶 新能源的爆发非一朝一夕
  • 5G套餐不愁卖?三大运营商5G用户数近9亿,2030年人均月流量消费将达100GB
  • 亿胜生物科技11月22日斥资约32.7万港元回购10万股
  • 德媒文章:西方制定“油价上限”纯属一厢情愿